查看: 3040|回复: 3

如何克服公益事业志愿者心理疲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84

回帖

662

积分

川渝少尉

积分
662
QQ
发表于 2011-12-27 08: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做志愿者、义工组织很难,资金、人才的缺乏是外在因素,心理的疲劳又是极常见的隐患内因。常常见到一群群人激情而来,最终又从众而去,心生很多无奈。看完最新的《09年度中国NGO组织研究现状报告》,明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中国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都面临着程度不一的尴尬局面。与国外相比,中国目前的确缺少一种志愿者精神。今天在这里,先说说怎样克服义工心理疲劳的常见问题,其他会在以后的文章里慢慢再谈。
做志愿者、义工,本
身就是不计报酬、义务奉献社会的一种工作,不仅要自愿奉献个人的业余时间,有时候甚至还要出钱出力。人往往凭着热情、激情而走入公益事业,但想要持久却十分不易。这是人性所致,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心理疲劳的阶段。起初的热情退却后,或者因为现实问题而慢慢远离,或者因为对如何推动义工工作出现理念的分歧,故而积极性受损,对工作渐渐失去热诚,被动地顺着大众的步伐行动。慢慢地,整个义工集体的向心力会越来越差。
      可以说,这个现象既与人性有关,又与人们对义工团体的特质认识不清、对义工工作认识不足,以及自我调整不良有着一定的关系。
        虽然义工都是作奉献,他们并不求有形物质或金钱的报酬,但在义工工作中,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在付出中收获着,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
    义工团体是由许多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个性爱好的个人组成。每位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独特的思考模式及处理事情的习惯。因此,我们没必要企盼每位成员对事情都有一致的想法与做法。能认识到义工团体成员的多样性,应该是参与义工工作最首要的“异中求同”的能力。
        义工服务机构很少有专职(带薪)工作人员,也就是说,包括组织者在内,人人都是义工,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因此,义工对所属机构应抱建设性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策划和组织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
        对于义工工作,义工在决定参与某项服务前,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是否相符,对工作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义工不可轻率作出承诺,但对承诺的服务必须尽心尽力完成,如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覆行承诺的,应做好解释工作。
        对于服务对象,义工应持互相帮助的平等精神,不应有“施予”的态度,应尽量了解服务对象,明白其真正需要。常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在提供服务时,应尊重服务对象的意见,不应用自己的想法去套别人。要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在获得服务对象许可后才能公开服务对象的情况或资料。
        最后,平常心对待自己,普普通通人,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点点滴滴,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不要计较得失,你会发现,生活其实也是很美的。
[table=100%,#fffff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84

回帖

662

积分

川渝少尉

积分
66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各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507

回帖

0

积分

版主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2-27 2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1

主题

733

回帖

4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58208
QQ
发表于 2011-12-27 21: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颜色好晃眼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粤ICP备18048608号-1|川渝网络社区

GMT+8, 2025-5-10 16:16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