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溯源灵秀地,阆苑韵满外语声
——外国语学院赴四川省阆中市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风光秀美、底蕴丰厚的阆中市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的美誉。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文化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历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2025年1月8日至1月11日,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春节溯源灵秀地,阆苑韵满外语声”主题实践队来到四川省阆中市开展以春节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队走进春节之源——阆中古城,以课堂为依托,以语言为桥梁,讲述中国故事,展现青年担当。
(实践队于阆中古城内贡院合影) 行前,实践队队员们深入分析阆中市情,借助中国春节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契机,设计了方式多元、强调交流的活动内容,既挖掘古城千年文化资源,又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学科优势。通过行前会议,实践队明确了实践活动的方向——拓宽当地学子的国际视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队提前与阆中市政府宣发部门、阆中文化馆馆长取得联系,加入阆中市政府举办的“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主题活动,共同策划春节民俗社会实践活动,协助贡院工作人员进行会场的相关布置工作,并与政府部门共同开展书法体验活动,与当地民俗工作者交流,加深了对春节文化的认识。
(实践队参与“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主题活动)
此外,队员们还走进中学课堂,前往阆中中学校多维国际部、阆中东风中学,借助外院的学科力量,精心设计课堂展示内容,与当地师生共探春节与阆中的渊源,交流感悟,了解西方新年民俗,共寻世界年味。“外语+春节起源”主题课程从春节起源故事出发,多元展现春节对当今海外社会的深远影响,用多种语言讲述春节起源、诠释春节文化内涵及相关词汇。主题课堂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词汇量、知识面,还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春节的发展历程、地域特色,体会对根源的追溯,对家乡的认同和热爱。深刻体现了我们以语言为桥,向世界传递中国故事的宗旨。
(实践队开展“春节文化”主题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 此次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队员们秉承党的二十大精神,激活文化遗产,链接古今中外;走进中学课堂,让文化交融的鲜花在校园的沃土盛放;参与年节布置,让春节文化在申遗成功的新时代展现新面貌;进行视频制作,让春节之源的声音传播得更远。队员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以文化人,更能凝聚人心;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的认识,在实践中感悟坚守的魅力与创新的智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绽放,为中国非遗文化走向世界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