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老年的自己
6月11日,中国刚刚度过了一个人口日,老年人问题值得关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首个老年人体验中心,以智能化老年体验服装为依托,让体验者真实地感受老年人因年老所带来的肢体及感官变化。让体验者遇到数十年后老年的自己,感受无助的生活状态,以一种末路触角看当下的生活与健康活力的自己,更加珍惜健康、理解老人。
文、表/本报记者李华(署名除外)
实习生陈旭爽 图/于梦江
老年体验中心坐落在中国人民大学北校区内,约80平方米的房间,设置了卧室、餐厅、超市、楼梯等模拟场景用以体验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不便,体验者可通过行动体验、就餐体验、购物体验和视听体验等来真实感受一把老年人生活,提前遇见几十年后衰老的自己。
生原医疗科技(香港)有限公司CIVCO事业部总经理田原一帮10多人前往体验中心。他们都是70后,40岁上下,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少”的人生阶段。田原说正是这个年龄阶段,有一定生活阅历,“感触更深,20多岁时感触并不深。”
“(体验中心)东西不多也简单。”田原说,体能中心主要让体验者感受眼睛看不清、腰直不起来、听不清,腿脚迈不动,“就是老年人几项生理情况。”
他说,从正常的状态到腰直不起来、腿迈不开、耳不聪目不明,“全部都迟钝了,好像生活在一个迷茫的世界。”他说,“老年”的自己没法与外面的世界沟通,腿脚不利索,想去哪里去不了,想看看不清,听不清,“整个生命节奏缓慢下来。”
田原说,可能有些人不把它当回事,只是觉得好玩。不过他觉得,这些东西放在身上一个小时就受不了,父母却每天24小时很长很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会是怎样的感受,“有些人一下子就有感性的人生发现。”
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邬沧萍说,设立老年体验中心的基本意义,就是要让年轻人懂得:什么叫衰老,都说“站着说话不腰 疼”,只有在穿上那些特制服装对自己加以各种肢体和感官上的限制后,才会明白老人走路缓慢,关节不灵活,脑子负担重,记忆力退化,直不起腰的苦处。
体验老年后不再嫌父母
体验后,10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人到老的时候真的很可怜”。田原说,现在更能理解父母,之前大家对于年老的父母多少都有一些嫌弃,如果家人有病人的话,更能体会父母不容易。
交流之中,大家逐渐形成了共识。第一,感觉到你年迈了,老弱病残时是一种什么状态,“实际上很大程度是提醒我们延缓这个过程。”田原说,很多人都感觉有一 种危机感,大家习惯了目前健康或青春的状态,会麻木。通过体验反面的“人生末路”,才会发现健康是一种赐予,“30多年来习惯了青春活力,老年体验是一种 时空性、短暂的人生体验。”
“对我们父母多一些理解,体会他们的不容易。”是第二点共识。田原举了自己的例子,他的父亲得了帕金森23年了,田原妈妈照顾他,有点烦,嫌他父亲 懒,不好好锻炼。田原有一次跟她妈妈讲到央视《清明说吧:说出心底的思念》的一个故事:一个中年妇女在说吧里说,爸,你离开我们十几年了。然后这名妇女开 始痛哭流涕,其中她说到,你中风在恢复期间,我总是嫌你,埋怨你,总觉得你没有尽到自己的努力锻炼,嫌你懒,我慢慢也到你的年龄,也渐渐明白,那时的你不 是懒,是确实动不了,很费劲。
田原说完后,他妈就不再说了。“这事说明,即便是身边的亲人也很难理解身边的年老亲人那种无助的状态。”田原形容这是“最亲密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多家庭都有这种状态。
感受老年知道如何助老
邬沧萍教授已92岁高龄,但他还是位活力老人。他也口齿清晰,说他自己还会运动,会写书,会教书。他说,实际上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很多人其实五六十岁就未老先衰,肌体退化,疾病缠身,丧失了工作能力,“这些往往是年轻人体会不到也想不到的。”
邬沧萍表示,感受了老年状态之后落实到帮助老人,每个人的帮助方式不尽相同,但社会应该养成尊老敬老的氛围。这个主要表现在,年轻人应该考虑到老人器官功能都在退化衰弱而对老人要多一些耐心和体谅,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助老。
记者体验
驼背、手脚迈不开、看不清
近日,记者来到这个老年体验中心,探访并体验了一把“变老”的感觉。
记者在体验中心看到,体验区摆放着轮椅、助行器 、日本洗澡凳 、老人座便器 、餐桌椅、单人床、老人手机等老人护理用品 ,模拟现实的生活场景,体验老人的出行、用餐、起居、购物、数码、视听等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所的硕士生董亭月介绍:“要穿戴上相关的衣服、设备,才能有老人的感觉。”她和同伴首先给记者穿上了一个背架子,背上之后,背部无法直立,只能驼着背。
随后,记者的肘关节和膝关节处被绑上厚厚的带子,并在手臂和脚踝处分别绑上沙袋,记者立刻觉得手脚难以弯曲且沉重,带上了手套和护手,手指的触觉以及手掌 的活动变得困难。最后,董亭月给记者带上了眼镜和耳塞,专用的眼镜只有中间一个小孔可以较为清晰地看清外界,其他部分都非常模糊。
“全副武装”后,立刻感觉到驼背难受、手脚沉重、行动不便、看不清晰、听不清楚,仿佛瞬间“变老”。
来到出行体验区,想要坐上轮椅的这个动作,让记者大费周章,缓缓地坐下了,双脚放上轮椅踏板竟然也成了难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总算安稳坐好。随后爬的几级台阶,记者一手只拄着拐杖,另一只手不自觉地扶上了护栏,只有这样才能站得稳一点,才能艰难前行。
在用餐体验区,记者通过普通的餐具想夹碗里的豆子,感觉很困难,筷子使用不好,但使用老人专用的器具,可以比较轻松地将食物盛起;在起居体验区,想要躺下以及从床上起身,也同样特别吃力,而且躺下之后记者坦言“非常不舒服”。
董亭月告诉记者,市场上普通的床大多又矮又软,不适合老人使用,老年人适合高一些硬一些的床。
在随后的购物、视听、数码体验,记者感受到了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种不便,20分钟的体验下来,有些筋疲力尽,脱下“装备”后的轻松自在让记者松了一口气。董亭月说,许多家居和公共设施对年轻人来说完全没有任何障碍,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处处都是挑战。
从来不曾想到,老了竟然是这种感觉:看不清晰、听不清楚、直不起腰、迈不开腿、动作迟缓、筷子也拿不好……原本很自然的行走、吃饭、睡觉、购物等都变成了挑战,这种感觉除了让人感到难受、更多的是无助和想哭。
体验过程中,记者说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慢点”、“帮我一下”,确实,这就是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
脱下体验服,记者只想大声地喊一句“年轻真好”。但人人都会老,谁都有看不清走不动的时候,从现在开始,对老人更多的理解、尊重和关爱,能有更多的专为老人设计的用品、无障碍设施,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的未来“减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