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 发表于 2011-4-16 10:02:33

西部开发

转自中国中央电视台
主持人:9月5日至6日,中国西南区域六省区市七方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高层官员,云集广西南宁,共商新世纪西南发展大计。这是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成立以来的第十八次会议,这次会议抓住国家加快西部发展的机遇,围绕西南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体,进一步研究、探讨联合协作中的重大政策和联合项目,就这次经济协调会的有关问题,稍后我们还将在演播室里采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先生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副部长林加宾先生。
  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会是轮流坐桩,今年轮到广西担任东道主,热情好客的广西人以他们每年独有的方式迎接西南各方来宾。四川、重庆、云南、西藏、成都、广西每个代表团分别由政府担负决策的官员组成。他们这次来到广西就是共同商讨如何加快联合对外开放的步伐,拓展区域经济新的发展空间。那么,西南各省究竟带来什么样的问题来参加协商,各省区市都关注什么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官员。
  四川省副省长 李达昌:我最关心就是如何大家协调一致,向东盟显示我们的整体实力,加强同东盟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地推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建立,发展我们同东盟各国多方面的经贸合作关系。
  成都市市长 李春城: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上,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怎么样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大家加强联合,共同打造精品的线路,壮大旅游产业,是非常有潜力的。
  贵州省副省长 陈大卫:最关心的还是交通的项目,南下的出海通道,不光是公路建设,我们也关心铁路建设,也关心支线机场方面的建设。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 次仁卓嘎:这一次重点和西部几个省市进行加强联系,共同打造一个加快西南的经济品牌。
  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成立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至今已有18年。协调会的原则和任务是平等协商、讲求实效的多方联姻、共谋发展。现在西南地区已从过去各自为阵的比较封闭状态走向了开放、联合、共求发展的区域合作之路。
  18年来,西南各省在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旅游、生态、科教等领域广泛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南昆铁路、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的通车成为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加速了西南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天生桥、二滩、龙滩、大新山、小弯、盘县等大型电站的建设奠定了西南作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坚实基础;举办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促进了西南对外开放,联合建设长江、珠江中上游地区林业生态体系为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会上西南各方代表团分别向国务院有关部委汇报了各自省区市在区域经济合作方案的成果。
  贵州省副省长 陈大卫:通过这样的一个协调会,大家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提出来,把自己最急迫的一些项目和周边需要交流的事情,通过这样一个环境大家能够沟通。
  那么,第十八次协调会究竟要商讨哪些专题,这些专题又是怎样形成,我们找到了这次会议主办方组委会副主席广西自治区副主席王万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 王万宾:18年来,每年都有主席方向有关各方征求意见,每年是4次要到各地去,然后也请各方来,比如说今年的主题和指导思想就由广西方出面,去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到了会议召开之前,我们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负责同志,还要亲自带队到各有关省区、市区征求意见。
  经过各方充分协商,确定会议主题是“联合大开发,携手大开发,完善大通道,共谋大发展”,这次会议集中商讨4个专题,首先是联合推进南贵昆经济区、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其次是扩大开放,联合加快西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第三联合加快长江、珠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西南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第四,联合加快交通与通讯骨干网络建设,共同完善西南出海出境大通道。
  由于完善西南出海出境大通道对于西南地区今后实施“走出去”战略至关重要,因而与会的西南各方都比较关注这个话题。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经过14年的建设,于2001年12月通车,成为西部地区第一条跨省区高标准大通道,它贯穿四川、贵州、广西三省区直达北海,全长1709公里。但目前大通道部分路段尚需提高路面等级的调整线形,因此有待完善。
  交通部办公厅主任 姚明德:一是建设从重庆经遵义到贵阳的高速公路,从贵阳再经河池到南宁再建一条高速公路,形成了从重庆到南宁的整个都是高速公路相联接的通道。第二个对四川南部、贵州北部这一带的二级公路进行完善,主要是完善路面和边坡,提高通行能力。
  会上,许多代表认为联合整治水运出海通道,完善重要港口建设,完善干支线机场合理布局的民用航空运输网络,加强六省区市七方区域内现有的铁路网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等问题,也完善大通道建设继续要解决的问题。
  云南省省长 徐荣凯:对于我们云南省,还有和我们相邻省区的公路建设也要加快进行,比如说我们到西藏公路的建设,我们和四川公路的建设,另外我们还有到广西公路的建设,贵州公路的建设,包括铁路的建设这一方面,因为交通是基础,要使得七个省区市的经济能够更加协调的发展,只有把交通硬件给它打通。
  贵州省副省长 陈大卫:我们现在和广西就联手,要建一条包柳大通道,铁路中间从贵阳到广西金城江,最终连到柳州这段铁路扩能改造,这个项目国家已经在最后的审批阶段了,马上我们可能就要全线开工建设了。
  会上,代表们就联合推进南贵昆经济区、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抓好重庆、成都、南宁、贵阳、昆明五大中心城市功能,城市体系结构的规划设计,联合加快重点区域及重点项目的研究,联合开发西南生态旅游等区的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磋商。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 次仁卓嘎:目前是和四川省、云南省进行(联合),当然也包括我们广西,在旅游这个行业里头,搞一些合作项目。滇西南和滇西北,藏东南这一条线,把它建设成为一个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云南省省长 徐荣凯:我们想通过这次会,能够把从云南境内出去的比如泛亚铁路、昆曼公路,以及更进一步疏通澜长江河、湄公河的河道,能够做一个重要的项目,向国家呼吁能够尽快地确定、尽快地实施。
  重庆市副市长 赵公卿:我们六省区七方中间的中心城市,大家在如何规划中间加强城市的综合功能,第二个方面在区和带中间,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就是如何发挥特色和优势互补。所以想通过这种经济协作的形式,也交流大家对规划的形式,避免雷同,发挥优势。
  四川省副省长 李达昌:西部还因为面临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而中央在规划整个西部开发的时候,支持我们搞好环境保护方面、生态保护方面的一些重大举措。
  记者:有关人士认为,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到今天,并且负有实效,是因为西南各方发展愿望相同,根本利益一致,经济互补性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历史机遇的到来,西南各方联合和协作的平台会更加宽阔,内涵还会更加丰富。《中国报道》记者李德琼在广西报道。
  主持人:围绕中国西南召开经济协调会的有关话题,我们现在开始采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先生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林加宾先生。经济协调会自从1984年在贵阳召开以来已经18年了,它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为什么六省区市七方在各自的经济发展中要组织这么一个组织呢?他们希望在这个组织当中解决什么问题呢?
  鲁志强:首先,当时80年代,我们国家首先是东部先开放的,而且经济增长迅速,发展很快,比较起来,西部当时处在一个发展速度比东部要慢一些。所以西部的省市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加快发展、如何赶上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个大潮的问题,首先说有他们自己的一个发展需要,这是一点。第二点,我觉得当时我们国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角度来讲,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所以各个省他们已经有能力,也有可能给自己选择很多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等等这些方面,他们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第三个我觉得一个原因,西南这几个省他们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是一个省自己没办法解决的,这几个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也由于他们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很差。那个时候北京要到昆明去,要坐72个小时的火车,包括通信、包括航空都不行,但是像这些问题,一个省是没有办法办到的,比如现在他们现在最成功的就是西南大通道,南昆铁路,就是在几个省共同协商情况下首先提出来的。其他的,比如说像能源的问题,这几个省都是能源的富有产地,他们的电力都是多余的,碰到的就是西电东送的问题,像这些问题,都是一个省很难办到,所以他们就想创造这么一个渠道,这么一个平台,大家在这儿可以协调各自的行动,互相启发,互相协调一下,这样的话很多问题办得比较顺当。
  主持人:今年他们把完善大通道摆的位置很重要,还作为这次会议的主题。
  鲁志强:对,这个是跟他们处的位置和他们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交通一直是制约他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说内陆实际上就是远离大海,但是要克服内陆的封闭状况,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把交通、把通信,把这个搞上去,就缩短了跟大海的距离。缩短跟大海的距离,也意味着缩短了跟世界、跟现代化的差距。所以他们把大通道始终是当成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几乎每一届会上都是讨论的内容。而且有了大通道以后,像西南这些地方,不像上海这些中心城市可以带动,就可以沿着整个交通线,就可以带起一大片地区的经济发展出来。所以就是这些原因,他们对大通道的问题特别注意。
  主持人:这次会议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他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西南各方将怎么样来制定策略和政策,来面对、参与国际竞争,两位对这个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鲁志强:就西部地区来讲,它面临的肯定是更严峻的挑战,因为在现在的竞争中间,无论从它的产业水平也好,从它的实力也好,从它的竞争能力也好,跟东部比,是差一个档次;要跟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比,它差距更多。所以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一下子就把许多问题变得紧迫了,而这是一个方面,竞争加剧了,他们经济发展的压力和冲击感觉到更大,更紧迫,这是一个。第二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很多事情上,要强制性地按照世界惯例办事情,这样把你很多体制改革,包括你办事的习惯,你的制度环境,你的投资环境的要求,一下子就提起来了。我们也都知道西部的落后还不仅仅是因为它经济上的落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它的观念上,包括它的体制上,包括在一些制度环境上,在人才上等等这方面,它是落后的。所以这样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东部和西部的压力也是不均衡,西部面临的压力可能就更大一些,更紧迫一些。从这两个角度看起来,所以中央现在为什么对西部大开发给予这么大的关注,我想跟整个世界环境的变化,跟我们国家发展阶段的变化有关系。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一个最典型的就是说过去东部发展的时候是短缺经济,你生产出什么来都卖得掉,现在西部就很难办,你要办一个产业,你的东西很难找到市场,你要上的项目比别人的成本低,价钱要便宜,同时质量还要好,这对西部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西部有一个运输的问题,它跟东部竞争,它本身在空间上就吃亏。再加上我们现在进入现在这个阶段,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同时还面临数字鸿沟的问题,就是西部跟东部来比,发展潜力上也差了一块,有人做过统计,我们中国东部和西部在信息化程度上的差距,比现在的贫富差距还要大,这个数字差距就意味着将来你发展的潜力大小,等等这些方面放在一起,就使我们西部大开发问题变得非常严峻。所以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作为西部他们这些领导人,他们管理阶层,他们自己对这个压力感觉得更清楚。
  林加宾:我想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说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内部,有一个整平政策环境的问题。所谓整平政策环境就是说大家起码在区域内部,不要搞政策的恶性竞争,你为了招商引资,我这个土地1万块钱一亩,那我就5000元人民币一亩,我2000元人民币一亩,我白给。这种恶性竞争,过去在发达国家,像日本,它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也是为招商引资,让企业到这投资,也是地方政府之间竞相降低税收,降低土地价格。可是过了30年,回过头来一看,给地方政府留下了巨额的债务,这种教训不能不吸取。所以说起码在我们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内部,大家应该很好地发挥一种协调机制,把政策、环境,大家通过协商,大家搞得公平一致。这个我想对于促进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应当是有作用的。
  主持人:像这种经济协调组织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吗?您认为?
  鲁志强:我想应该是能够解决的,至少是可以把很多的矛盾缓和一下。从现在看,西南地区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就是1998年西南地区吸引的外资只占我们国家的2%,所以这个悬殊是相当大的,所以现在西南这些省份,也都把吸引外资,这个外资包括国外的资金,也包括西南地区以外的资金,如何更多地吸引资金当成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所以这里头就有一个互相交流经验,怎么样把投资环境搞得更好,互相也有一个协调,就是自己不要跟自己恶性竞争。我想这些方面应该是通过这样的协调,通过交换信息,通过一些中央有关部门的协调,应该讲对他们整个的投资环境,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应该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主持人:就这次经济协调会的有关话题,我们正在采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先生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副部长林加宾先生。我们看到这次会议把提高合作实效也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两位认为,影响合作实效的因素在哪儿呢?
  鲁志强:这种区域合作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平等互利,为什么要平等呢?因为大家都是作为一个市场中的一个主体来出现的,只有平等我才可以讨论,所以不能说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这样的话这就谈不下去了。另外一个原则就是要互利,通过这个协作,大家都能够有收益,都能够从中间得到好处。多赢这样的局面能够创造,所说这个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平等交换的原则。所以我是觉得现在影响合作实效的因素,我觉得恐怕要从这个地方来找有一些,首先是要排在这个第一位置,就是说传统计划经济上的一些影响,这里包括就是说人为的封锁,包括一些不公平的竞争,包括垄断、干扰市场,包括政府行为的诚信程度,等等这些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影响。第二位的因素,我觉得就是他们客观环境,比如说像通信和交通问题,还有其他整个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些都是一下子还没有达到像东部那么发达的地步,你就还要继续努力,继续把基础设施,把生态环境,要提上去,把它搞好。毕竟在整个西南的地方,大概是适合人居住的最好地方就是昆明,其他几个地方的居住环境也好,创业环境也好,制度环境好,都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这些还需要继续地努力。第三个我想可能就是发展阶段对他们的影响,因为它现在整个我们可以看它的比较优势,这几个省都是农业和传统产业,而且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不是很高,在全国能够比起来很有优势的一些产业和行业也很少,包括一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都很不够。等等等这些方面,我觉得对他们继续合作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一些影响。这也就是说他们每年要开会,还要继续开下去一个原因。
  主持人:林先生,您认为应该怎么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林加宾:我想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说寻找共同点,从战略也好,规划也好,项目也好,是不是能够真正反映各方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如何比较准确地把握大家的共同需求,这个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如果规划、项目能够真正反映各方共同需求,那么大家自然就有积极性去把它付诸实施。再一个就是说当某一个规划或者项目达成共识以后,下一步重要的就是如何去把它实施,比如说今年开了会,就在明年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里头,应该把它反映进去。通过这种来保证实施的实效性。
  主持人:在未来,他们的合作领域的思路还有哪些?
  鲁志强:一个就是制度化更规范化一些,这就包括互相之间的合作,不完全像开一个大家说一说或者干什么,大家达成协议的地方一定要认真地贯彻下去,同时互相有一些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等这些方面要有一定的法律和制度环境的保障。第二个方面就是在产业方面,这个单看它还不是很清楚,如果要是把它跟比如像广东和珠江三角洲、上海整个比一下,就可以看出它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我们可以看各个省,它的产业结构基本上还都是以自己一块,还没有形成整个大的经济区,资源怎么配置最有效?怎么配置竞争力更强,这个还没有办到。第三个方面,我觉得是在市场环境上,这个方面的差距也还是存在的。因为这几年地方都是比较落后的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它的市场范围比较小,而且发育相对东部落后比较多,所在这些地方,怎么创造一个市场环境,让这的企业资本、包括人才、包括商品可以更好地流通,更容易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资源配置,这方面我觉得还要做不少的工作。
  主持人:您认为他们以后在经济合作当中,应该有什么新的发展思路?
  林加宾:恐怕主要要从政府职能的转换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现在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的政府要从过去那种生产型的,直接干预经济型的政府转向服务型的政府,那么就是说我这个政府职能要考虑哪些是我应该做的,哪些是政府创造环境,让企业,这些市场主体去做的,这个首先要在思路上分清楚。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的整治,这个属于政府应该发挥作用的。其他的市场制度、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个应当是由政府创造条件,让企业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里充分焕发它的活力。下一阶段可能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说,如何去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因为现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一个是全球化,一个是区域化。对于西南地区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跟东南亚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方面,怎么去促进进程,今后各方应该在共同促进,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花更大的努力。
  主持人:赵俐婷 责任编辑:李德琼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部开发